運動生理學網站
大專高爾夫學刊


大專高爾夫學刊第2期

高爾夫揮桿基本技術之動作分析
大專高爾夫學刊 第二期學刊
大專高爾夫學刊,第二期,85-99。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 出版

高爾夫揮桿基本技術之動作分析 (JGS_2_9論文首頁) 下載論文首頁

劉玉仁 國立成功大學
吳兆欣 大仁技術學院

摘 要

近幾十年來,理論與人體力學的研究,使原本個人色彩極濃的揮桿技術,逐漸褪色而代以簡單流暢的力學動作,身體動作的基本原理更是趨於一致。理想的揮桿動作應是全身肢段、關節、肌肉與球桿的一體動作,時間上一致的運動技術。捍擊過程中,特別是較長的球桿應用時,不當的局部加速或加力,都易使球捍失控、失準而產生反效果。揮桿基本技術發展至今已然有了理想的主軸方向,然而開發身體及尋求證據仍是未來技術進展最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高爾夫、基本技術、動作分析

壹、前言

高爾夫揮桿的目的是使球能按預定之方向與距離飛行並落定於目標。從揮桿至球落定於目標,此期間可以由三個物理學的應用來解釋其事實。一是球飛行至落定的狀態,包括球體的飛行方向、旋轉速度、旋轉向、表面結構與空氣流力等因素。二是球桿撞擊球體瞬間之狀態,包括桿面及球體的表面結構與材料、撞擊速度等。三是身體與球桿的運動狀態,包括手臂與球桿的結合,身體動作及力量表現方式等。本文將針對身體運動狀態來作更完整的說明,並透過動力學的應用與理解,從運動學的角度來探討基本動作,作為教學與訓練之參考,亦即是將揮桿基本技術之因果關係進一步瞭解,期能尋求簡易的訓練原則,提升揮桿效率。

近幾十年來,技術理論的著述與整理,高速攝影及人體工學的研究報告等,使得原本極具個人特色的揮桿技巧,漸漸形成了幾個重要脈絡。1930年之前,西方國家受James Braid, Allan Robertson, Harry Vardon and John H. Taylor之影響而改變了握桿方式、利用鐵桿擊球,且強調轉動動作、揮桿韻律及收桿等。1930至1950年代中Herry Cotton單臂揮擊之思考方式、Sam snead強調利用協調的身體動力、Byron Nelson的下半身啟動轉動動作和Ben Hogan的揮桿平面(玻璃板面)意象與主張穩固的左半身均影響深遠。此期間,東方國家的高爾夫運動正萌芽,台灣的高爾夫揮桿技術受旅日的陳清水、林萬福之啟蒙與稍後期的名將陳清波之著作與對技術的詮釋,主導著台灣的揮桿技術發展。

1960∼1980年Jack Nicklaus以下半身為主帶動的揮擊方式與較高的揮桿路線、以及Tom Watson 主張由全身轉動主導揮桿動作,將打擊動作提升至轉動的揮擊。1985∼1995年Nick Faldo受教於David Leadbetter,強調穩固的下盤、正確的扭轉以及稍後Ernie Els的協調揮桿及高柔軟度,逐漸建立起經典的 ”揮桿型” 技術。1990年代末期Tiger Woods受教於 John Anselmo 與Butch Harmon,展現出軀幹扭轉的擊球距離效果以及更一致的揮桿節奏與韻律,理想的揮桿技術至此可為已臻於完美。

......

  回上頁

社群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