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
“You drive for show but putt for dough”是高爾夫名將Bobby Locke的名言,意思是優美的揮桿姿勢只是表演,但是準確的推桿技巧卻是賺錢的工具,同樣在Pelz (2000)的研究指出,高爾夫運動中43%左右是必須藉由推桿來完成。由聖安卓高爾夫俱樂部(位於英國蘇格蘭)與美國高爾夫協會所共同核定的國際高爾夫球規則(Rule of Golf)中,第4-4a項規則規定球員每回合最多可以攜帶14支球桿,其中包括了可擊出遠距離的木桿、以準確度和穩定性為主的鐵桿、細膩的短切桿和果嶺上的推桿,通常木桿和鐵桿的數量分別由1至3支和8至11支不等,但推桿卻是獨一無二的,幾乎被所有的球員公認為是球袋中最重要的一支球桿。
許多人把高爾夫球推桿的標準桿設定為36桿,也就是總標準桿72桿的二分之一,如此一來推桿表現優劣就成為桿數成績(score)高低的最大關鍵。杜錦豐(2003)的研究即指出高爾夫選手的平均推桿率為每洞1.72推,初學者的推桿率為3.5推,推桿技巧乃選手比賽時減低桿數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見,推桿的優劣決定了比賽的勝負,因此,推桿技術的分析自然而然地也就成為高爾夫球相關技術分析研究的熱門主題。
高爾夫球的推桿雖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動作,但在其中還是有是有許多共同的原理、原則。本文將推桿技術流程分為五個時期:1.前置期:選擇高爾夫球與身體的相對位置,包括身體與球的距離、球與身體中心線的距離等。2.準備期:正式擊球前的準備動作,包括身體的放鬆、推桿前身體各部位(肩膀、手肘、手腕、膝蓋等)所習慣的角度、身體向量與目標球線的角度、進行試揮與否等。3.上桿期:正式擊球前將球桿上推至預定位置的動作,包含球桿與身體中心線的角度、球桿與目標球線的角度、身體上半身各部位的狀況(位移、角度等)。4.下桿期:上桿期後至擊球瞬間的動作,包括球桿(桿頭、握把)速度、擊球瞬間桿面角度、身體上半身各部位的動作等。5.跟隨期:擊球後至推桿動作完成的動作,包括跟隨距離、球桿與身體中心線的角度、身體上半身各部位的動作等。
前置期與準備期較屬於個人的內在因素的調整,相關的研究有瞄準的慣用眼(右眼或左眼瞄準)(Steinberg等, 1995)、站姿(Gott & McGown, 1988)、目標點(球或球洞)(Gott & McGown, 1988; Aksamit & Husak, 1983)、長推桿(52吋)(Gwyn & Patch, 1993)、推桿前的試揮方式(Fairweather & Potgieter, 1993)、以及推桿前提供推桿錄影帶指導的效益(Cook等, 1989)、高爾夫練習器測驗與果嶺推桿比賽之相關(王順正,2003)等,推桿前的準備動作與心理因素的調整(林錫波,2000),對於推桿前的準備狀況,無法做深入的瞭解與一致化是本研究的限制。
本研究著重於高爾夫推桿動作時球桿的運動學分析,主要探討推桿時期中的上桿期、下桿期與跟隨期。Chavet等(1992)以18名職業選手與18名初學者為對象,讓受試者分別在1、3、5、7、9、及11公尺的距離進行推桿,同時記錄推桿時的成績與桿頭的運動學資訊,研究發現推桿距離存在一個閾值(threshold),當推桿的距離超過7公尺以上時,推桿桿頭的各項運動學變項與推桿成績間的相關性就會有顯著的改變(與較短距離比較)。Sanders與Fairweather(2002)針對1748名男性與120女性高爾夫運動者,進行3呎、12呎與24呎的推桿評量,結果發現優秀男性高爾夫選手、一般男性高爾夫運動者、以及女性高爾夫運動者的平均推桿成績分別為1.062、1.231、1.139,1.663、1.966、1.949,以及1.911、2.313、2.342結果發現短距離的推桿成績不受到差點影響,距離增加至24呎時推桿者差點才與推桿成績成正比。從以上的研究發現,推桿距離的長短確實會顯著影響推桿的動作與成績。
對於高爾夫球選手來說,不管是推桿的距離多遠,推桿動作大致只有用力或擺動大小的差異,但事實上隨著推桿距離的不同,推桿時球桿的運動學參數應該有所不同。理論上來說,推桿的距離和球桿擺動的幅度與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說推桿擊球時距離越遠,球桿擺動的幅度與速度越大,反之亦然;然而無論是世界頂尖的職業球員或是一般的業餘球友,在面對一定距離以內的短推桿時,會改變自己正常的推桿動作以期增加進洞的機率,這樣的改變也都能收到顯著效果。究竟高爾夫球推桿的距離除了對於桿數上有顯著的差異外,在球桿的移動上是否有所不同?推桿動作會因為距離的不同,而產生特殊的球桿移動特徵?這些問題相當值得進一步的了解。